close

從一個在家修行人的角度,我們如何看待家庭、生活與修行的平衡?印光大師開示裡講得很清楚,他說第一位是敦倫盡分。尤其作為在家修行的女師兄,在家庭裡、社會上承擔的負擔比較重,這個我們很多人確實都有體會。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,實際上對我們的修行來講,越是要把自己分內的事情先做好,然後才能去說修行的事情。因為分內的事情,大家注意,也是我們修行的一部分。 


為什麼講平衡呢?平衡的是什麼呢?平衡實際上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感受,有時候並不是說去平衡具體的事,比如說我們照顧家人的時間是多少,做功課的時間是多少——從深層次來講,不是平衡這個,是平衡我們內心的執著:我們是不是覺得做功課比照顧自己的家人更重要?否則的話,我們不會說會有現在的很多煩惱,比如說為了照顧家人以至於我不能做功課。如果我們懂得這兩者是等價的,或者說通過照顧家人同樣能實現我們修行的話,那我們完全可以自己來化解這方面的煩惱。因為我們會覺得照顧好家人對我們修行來講,是重要的一步。我們不能考慮說在修行過程中,我們可以只修這塊,不修那塊。這就跟六部曲一樣,六部曲我們不可能說只修五個,剩下那一個不要了——照顧家人也是一樣,它天然就是六部之一,我們可以這樣考慮這個問題。它算什麼呢?日行一善!我們把日行一善扔了,就剩下其他五個,恐怕就會有障礙,這個障礙馬上就出來了。 


這說明我們考慮問題,自己有一點執著,有一點偏頗。所以慢慢地要把一切要素化,是什麼意思呢?誦經拜懺也是個要素,照顧家人也是個要素,從佛法角度看,二者是等價的,並不是有哪個高於另一個。雖然我們說誦經拜懺有佛力加持,但是我們在照顧家人的時候,可以通過行善開啟我們的心扉。這個是很關鍵的。我們依靠佛力加持,實際上感受到的是佛光,而如果我們開啟了心扉,可以容納進更多的佛光啊。所以我們要搞清楚這個過程,生活與修行,二者不是矛盾的,而是相輔相成的。 


不過我們具體做事的時候,確實會遇到一些取捨的問題。比如說同樣是個箱子,我們往裡放東西。肯定得是先放大個的東西,而不能先放小東西。因為小東西放滿了以後,大個東西是放不進去的。我們只有先放大的東西,然後插空再把小的給塞進去。從這個角度來講,家人就是我們大個的東西。如果我們把家人放到了後面,把修行、行善、學習等很多小的東西放進去了,家人我們就放不進去了。但是如果我們先把家人放進去,把他們每天的需求安排照顧好,再插空把小的東西,修行之類的放進去,這個就對了。這就是我們說的,給生活加入修行的元素,而不是拿修行取代生活。這裡面有巨大的區別! 


如果我們這個事情搞不清楚,那修行一定會遇到障礙的。這個障礙不僅僅來源於家人,有的時候甚至會來源於我們自己,來源於我們的內心不安。我們在那兒誦經拜懺,突破得正來勁呢,結果突然想起來:哎呀,萬一家裡誰誰又起來了,又來找我麻煩怎麼弄啊……馬上思想又不知道飄到哪兒去了。那我們這個修行的效果,是不是又打折扣了?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講,不太贊成一種過於執著的精進。中國古人講兵書,有句話叫“剛不可久,柔不可守”。“剛不可久”是什麼意思?我們看到那個針尖對麥芒嗎?看到那個刀斧的鋒刃嗎?它們是不可能永遠延續這種鋒利的,砍著砍著就會變鈍。人也是一樣,“強弩之末,勢不能穿魯縞”。拼命地努,拼命地努,努到一定時候,一定就會發現我們的勁兒不夠了。這個時候別說讓我們接著往前努了,想延續過去的精進就要了我們的命!所以不太贊成大家拼命努,老是說要自己不斷地突,不斷地突。這個其實對於我們在家修行來講,不是一個好方法。 


對於在家修行來說,我們很多次跟大家交流,特彆強調兩個字:穩定。如果說我們覺得某個量是可以穩定的,哪怕就是一天一懺一經,但是穩定卡在這,可以。如果說我們始終穩定不了,逮著機會就“突突突突”上去了,往往沒幾天“突突突突”就下去了。這個就跟我們修行的這個法門有巨大的背離。我們修淨土,《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》特別講到這個問題,要“淨念相繼”,它是一個“香光莊嚴”的薰脩方法。一下子努得太狠了——大家注意,我們修行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改變自己,我們也在改變周圍的環境。一旦弄得太猛了,不單我們自己修行的紐帶會發生變化,而且周圍的緣分也會發生劇烈的震盪。這個震盪有時候表現出來,會把我們所處的這個時空撕裂的,那我們自己都想象不到,會遇到什麼樣的事情!所以特彆強調修行要穩定,別今天來興致了,啪啪就突去了,突完以後呢?躺半天。那就不對了。在躺半天的過程中,我們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?提得起來佛號嗎?那就叫什麼呢?叫一曝十寒,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就是這個意思。 


但是如果我們穩定呢,每天也不要求多高,就達到一個什麼量,到了這個量就可以了。制定功課量的標準,首先就是不影響我們的生活,不影響我們的工作,不影響我們跟家人的關係,然後根據自己的能力制定一個穩定的功課量。尤其在養道階段,一定是一個穩定的功課量,而不是再去拼命突。因為拼命突並不是一個可以持續下去的狀態,任何人都是這樣的。不在於我們修行,是不是說我們的心力不夠啊,是不是說我們的精進不足啊,根本和這個沒有關係。為什麼?我們是凡夫。凡夫意味著什麼呢?意味著我們的修行啊,天然是有一定範圍的,不是說完全可以按我們的想法,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。 


我們自己不也是嗎?早上起來決心今天要念五個經,一早唸了倆,好,這三個晚上再念。結果下午遇到事了,晚上遇到事了,孩子又吵了,念不了了,心裡很糾結。剩下仨怎麼辦啊?明天補!結果明天一看,明天還有五個,加上這三個,八個,這怎麼弄啊?所以要穩定,穩定的前提是適量。尤其對於我們在家修行,我們看最近視訊群裡的資料,幾百人裡面70%是女性。那這個問題就很關鍵了:如果70%的人穩定都達不到,家庭都照顧不好,我們這個修行是給社會增加了正面因素呢,還是增加了負面因素呢?我們還想去改變緣分?這個太荒謬了。 


所以首先對於我們廣大在家修行的師兄來講,第一位的是家庭,然後是工作、學習,第三個是我們的修行要素。這裡沒有矛盾。矛盾是什麼?大家記住,所有的對立,所有的分別,打誰哪兒來?打自己這兒來。我們認為只有誦經拜懺纔是修行,實際上這種想法是片面的。而且往往我們在這樣做的過程中,就會陷入一種我執——只有我是正確的,我這個時間是多麼充分地利用了。人生百年我多少時間都用來誦經拜懺啦,你們天天都在幹嘛呀?這是一種強烈的法執。最後造成的結果是什麼?大家覺得你這個人有問題,你這個修行有問題,你這個學佛有問題。最後導致大家還謗佛,紛紛覺得修行是不正常的一件事情。 


所以說前期,我們鼓勵大家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精進,也沒說無條件去精進。而養道期以後,慢慢大家修行的側重點就發生變化了。我們原先講《推薦書目》的學習,第一階段因果,第二階段五戒十善,第三是修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,第四個是發菩提心。發菩提心大家不要覺得是一個很了不得的事,發菩提心很簡單。我們看《發菩提心》裡三種“違反菩提心”的情形,很簡單:是不是令眾生不安?大家現在想一想,我為什麼要這麼精進呢?是為了自我解脫。問題是我們自我解脫,解脫的了嗎?恐怕現在就沒法解脫,家里人就天天跟我們撕扯不清了,那大家想想看,我們臨終的時候能好? 


所以修行一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而不是一個擲骰子、賭博的過程:現在無所謂,臨終的時候我搞它一下就行了。絕不是這樣的!現在我們什麼樣,臨終的時候一定是變本加厲的。現在如果家人就很煩我們,臨終的時候也一樣。我們想說臨終的時候“你們別動我啊”,“我死以後八個小時都得唸佛啊”……大家想想看家人是什麼樣的想法?所以要怎麼辦?只有說我們改變了,影響到家人,大家建立信任,價值統一,這才行。而現在呢,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往反方向去的,讓大家覺得修行就是一根筋的事,尤其我們很多人本來就挺一根筋,呵呵。 


過猶不及。大量拜懺絕對是有好處的,但是說到佔不佔便宜,我們要客觀地分析。我們希望大家建立網路時代的思維,是個什麼思維呢?是一個系統的思維。系統的思維又是什麼意思?所有系統裡面的要素,都會對我們發生影響,就類似帝釋天的因陀羅網一樣。不是我們主觀地一廂情願,我們精進功課大量拜懺,一下子正面力量上來了,我們這個系統就提升。不是的!也許牽一髮而動全身,我們把這塊給動了,後面很多東西“嘩啦嘩啦”就發生變化了。我們要關注整個系統的變化。我們是功課精進提起來了,但是可能馬上引發的系統變化是什麼?家人的反應開始對立起來。我們要關注這個系統的變化,而不是僅僅看我們功課加上了這件事。 


如果僅盯著功課加上來這件事,我們是一個線性的思維,還處在農耕時代呢,而不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系統思維。如果是系統的思維,它一定會關注到方方面面的變化。比如我們功課加上去了,家人這邊可能也起矛盾、對立了,那我們馬上要調整。要調整到大家基本進入一個平衡面——也有波動,但是一個平衡面:我們的功課也能加一點,家人的反應也不至於很大。這樣這個系統修修補補,繼續“咣噹咣噹”往前走。可別功課一下加上去了,結果家人這顆螺絲“呯”一下飛出去了,整個系統“咔嚓”散架,那我們一步都走不了了。過去農耕時代咱們就是推獨輪車,小車不倒只管推,你就加吧。但是現在不行,我們開的是汽車啊,這個方向盤哪能一個勁地打輪啊?打到一定程度,車不就毀了嗎。所以我們要注意這個系統的變化。 


我們除了講拜懺是一件佔大便宜的事,還講了一句話,大家記住:做任何事都要儘量不留死角,不留遺憾。所以大家要注意學習以前師兄的心得日記。曾經有個師兄寫日記,說加功課之前她怎麼做工作,跟誰做工作呢?她先要給家里人搞消停。家務活都提前幹好了,然後跟自己愛人商量:今天機會挺好,我想突破一下,請你支援。等家人同意了她再弄,弄完了以後,還請愛人做自己的監督員,孩子做自己的監督員。這個就對了,我們說這個修行就是在一個系統裡邊,穩定地在“咣噹咣噹”往前走。 


如果我們什麼都不管,光把自己的功課加上去就算完了,那就跟現在一樣了,經濟上去了,霧霾出來了——我們只顧一頭,肯定不行。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建議大家要建立一個立體的系統思維的緣故。我們最開始的修行往往是封閉的,就是一個個人為主的小環境的修行。逐漸我們把這個系統就要換過來,換上更高階的系統。那時候我們看問題就不再是從自己的一個點去看了,而是從方方面面系統地去考慮問題了。比如我們看到桌上是一塊蘋果,看到它的同時我們就想到它沒被切的時候是什麼樣,它為什麼現在變黑了,這種切蘋果的方法有什麼不好,將來怎麼去改進它;以及從蘋果想到桔子,為什麼桔子不會發生這種事情,因為它有皮包著,那我們修行為什麼不能想帶皮的桔子一樣,而一定要像切開的蘋果一樣……所有這些東西都建立在一個系統裡邊去發展的話,我們這個心馬上跟過去線性的思維就不一樣了。這個是上系統的含義。 


大部分人達不到這種系統的思維,所以為什麼要畫天地盤,為什麼要搞雲操作啊?雖然我們心的力量沒達到那個發菩提心的級數,但是所有工具系統一上來,就把我們給帶起來了,新的眼光、視角就出現了。所以我們講總論,方法之後第二個,工具系統我們必須掌握。不掌握的話,我們比別人差一大塊。區別就在這。現在又出微弦,七步,每一步六個圈,六七四十二,這跟整個宇宙、DNA都是相關的。我們把這個東西弄出來以後,每用一次就在拓展自己的觸點,拓展自己的思維,慢慢立體的系統就出來了,我們看問題就不是一個點,可能會從各個角度去生發了。 


所以現在別看簡單的是做功課跟家人平衡這麼一個問題,它背後的含義,就說明我們這種修行的思想、做事的思想,可能還停留在一種線性的單線思維模式上,纔會有這些矛盾出現。在一個立體的空間裡邊,是沒有對立的。我們在二元的空間裡邊會有對錯,會有黑白,會有精進不精進。但是一旦我們提升到更高的層面上,到三維的時候,這種對立自然就被消融了。我們就有一種更高階的方式,更高階的系統去統一它們了。現在我們看,二維平面上好像就是一半一半,甚至說三七、四六,只要我們多做了功課,必然家庭這邊就被擠了;家庭一被擠,家人就開始怎麼怨我們了。但是我們把修行放到更高的層面上來看,所謂修行無非就是改變我們自心嘛,無非就是讓他人受益、讓我們自己得到解脫嘛。從這個角度上,我們就把這兩者自然地有機組合起來,我們做功課也是,照顧家人也是,並不矛盾。這不就又歸到一起去了,就上升了嗎?我們真的認識到這一點,我們就上升了。不然就永遠停留在二元對立的這個層面上,就是一個單線的思維,是這個原因。所以不要小看糾結功課的事情,背後是一套系統的問題。 


而平衡是什麼呢?平衡是系統的調節。平衡不是人為地區分,我們現在缺什麼就弄什麼,而是說我們要嘗試著去弄。我們覺得可能自己的功課要加一點,但是我們不是馬上就說“缺功課,我要加功課”。而是加一點,看看其他有沒有變化。沒變化,繼續;過一段時間再加一點,看看其他有沒有變化……如果發現加一點之後,其他方面有變化,馬上減下來——這叫平衡。平衡不是我們想象的,我現在需要平衡功課,加功課就完了,那不叫平衡。平衡是系統的動態反應。我們這兒加了功課,馬上關注那邊家里人什麼反饋。如果我們加了功課,家里人“嘣”一下跳起來了,我們馬上就要把它拿下來。這個叫平衡。不是我們想加功課,加上去就完了,那不對。 


在家修行三堅持,三分之一、三分之一對三分之一,肯定是不對的。那什麼是對的呢?我們反覆說,家庭是第一位的,工作是第二位的,修行是第三位的,是這樣排順序的。我們要想平衡,是按照這個順序去平衡,不是說這三件擺在前面,我們一樣一樣挑這叫平衡,那不對。就像前面打的比方,如果我們把小的東西全都佔滿了,再想放大的東西根本就放不進去了,那還平衡什麼呀!我們只有從一開始的時候,就注意維持整個系統的平衡,這個平衡才能平衡得住。可不是說我們現在覺得自己欠功課了,然後“咔咔”把功課就加上去了,還一廂情願地想等將來自己功課不欠了,再在家人這塊補償他們吧——絕對不存在這種道理!搞不好現在就可能讓我們這個系統崩盤,我們補償的機會都沒有了。 


我們有這樣的師兄,非常精進,認為自己的問題就是業力原因造成的,其他都不管我就去精進加功課;家人的問題沒關係,我把功課加上來,佛力加持我慢慢就會把這個緣分改變。她加了三年,離婚。想去補償,人家不聽她的,怎麼補償?緣分惡到一定程度,就不是我們能夠去把它轉回來的了。平衡一旦打破,最終就是崩潰,到時候纔想一個零件一個零件再撿回來——千萬別再幹這種傻事了!一開始的時候就去注意,不要打破系統的平衡;或者不小心打破了,趕緊讓它恢復平衡。這纔是對的。這不是開玩笑的事,不是一廂情願的事,家人的反饋我們一定要關注。 


將來我們修行達到一定程度,所有眾生的反饋,我們都要關注。實際上,任何一個反對的聲音出現的時候,就在給我們發訊號:我們的系統可能不平衡了。我們就要想辦法搞清楚,這個聲音是怎麼來的,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東西。一點點反對的、負面的東西出現,我們就要關注,就要去調;絕不要等到整個系統發生傾斜了,那就晚了。我們所有做的事,都要走在潮流前頭,為什麼能走到潮流前頭?因為我們一直在關注它,始終都在調這個平衡。一出現一個什麼苗頭,我們馬上就開始想新的東西,在更高的層面上去建立那種系統的平衡,我們才能把事情越做越大,越做越穩定。 


我們經常強調修行前三五年,如果頭三五年我們就懂得系統地去思考問題,可以給我們減少多少煩惱啊!哪怕我們能力還沒有達到,但是我們的觀念到了,我們就知道要有意識地去做。如果觀念都沒有,好像頭三五年光做功課就完了,其他都不管了。沒有這個觀念,那大家想想我們這個系統怎麼可能平衡?思想,是最先需要更新的。所以我們大家看開示,一定要全面地看。《修行次第》學過很多次了吧?《修行次第》裡有這麼一段,大意是有個師兄功課很精進,回到家以後辭了職去拜懺誦經,家人很反對。她的母親跟他提出意見,他還跟他的母親吵。這個時候開示裡是怎麼講的?我們勸這位師兄還是不要修了,回去做一個“好人”還更好一些。難道做功課有罪嗎?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就有罪了。所以我們說平衡為什麼最重要呢?執著,絕對是大害! 


沒有任何事情是一條線的,佛法也是一樣。為什麼要根據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有持戒、禪定、淨土的區別?眾生已經在發生變化了,我們還不變,那將來我們就是個死。就這麼簡單。我們說生生不息,大家其實都沒有理解生生不息的深刻含義。為什麼說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”,我們不自強不息,就會被淘汰!佛法也一樣。難道佛法是正法,佛法是終極的真理,就必須所有人來信它嗎?哪有這回事。如果我們的方式、我們的方法、我們講的內容不符合時代的需求,眾生照樣把佛法扔一邊去。為什麼佛的法運只有一萬兩千年?過了一萬兩千年,就不能用佛法的方式直接去教化了,那個時候還得換一種方式來。誰來?還不是佛菩薩來,但人家連佛法都不講了。我們想想,難道那個時候他還能堅持:你怎麼不拜懺,你怎麼不誦經,你怎麼不唸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?哪能那樣呢。 


佛力怎麼加持我們,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。佛是這麼解決問題的,分成幾個步驟:第一步,佛對我們進行教育,告訴我們正確的是什麼,因果、五戒十善要告訴我們,給我們先立一個標準。第二步,佛要幫助我們解決問題。解決什麼問題呢?解決我們帶不動的負擔。《地藏經》上講得很清楚:閻浮提眾生造了很多惡,結果就像扛著大石塊走在爛泥地裡,越陷越深自己肯定出不來。這個時候怎麼辦?那沒有辦法,佛菩薩要把我們的重擔接過去,把我們拽上來。但是緊接著,把我們拽上來以後幹嘛?剩下的就是我們依教奉行的事了,剩下的就是我們自己的事了。不能說佛菩薩把我們拽出來以後,我們就抓著佛菩薩不放,說“不行,所有問題你都得幫我解決了:沒愛人你給我找個愛人,工作不好你給換個工作,沒錢給錢,沒子女給子女……”這就不對了。 


從我們的角度來講,實踐中遇到了問題,實踐中去解決;而不是說實踐中遇到了問題,拜佛去解決。這種想法是錯誤的!拜佛是幹嘛呢?拜佛是給我們力量。比如說,我們太痛苦了,回到家裡爹媽就天天逼著我們找物件去;回到家裡愛人就跟我們天天吵吵著鬧……我們覺得人生太沒意思了。這時候我們通過修行,增加一點正能量,幫我們把業力消一消,輕鬆一點。完了我們還得回去面對這堆人,不是說就給我們改了。但是回去面對的時候,我們自己內在就不一樣了,就要懂得包容,懂得付出了,這樣再到對方那兒就會有反饋了,慢慢就給我們調過來了——是這麼加持的。不是說什麼事我們自己不弄,佛菩薩弄,那要我們幹嘛呢? 


如果家人還沒照顧好,我們做很多義工的活,有的時候就容易引起一些矛盾。家人不理解、不支援,我們還幹很多的事情,那往往會造成更大的矛盾,我們自己也幹不踏實。修行還是要把家人這一關先過了。有的師兄修了以後沒有馬上出來做事情,就是在家裡先弄一弄。弄弄好,也可以。弄好之後,再隨緣地做點事。因為我們要搞清楚,修行,人跟人不一樣。不能說誰誰一天做多少,這個就怎麼地。別人有別人的問題,我們如果系統地看都會發現,所以一定要懂得平衡。我們也不要糾結,為什麼別人能精進到這種程度,我們到不了。那一定是有原因的。只要我們自己真正依教奉行盡力了,很多事情就是一個安然承受的問題了。我們不承受,不把一些難過的緣分熬過去,後面好不了。 


就像我們很多師兄家庭不好,也不是說一下子回到家裡去,就開始在家裡的漩渦裡攪和去了。也得是回到家庭的同時,自己隨緣地能夠做上一點功課;照顧家人的同時,能夠把正念提起來,慢慢慢慢地再去好轉。因為事情不是一天積累出來的,消除它也要一點點地去消,是這樣一個過程。所以大家別走極端,別覺得不管是誰,一修了,什麼東西就都得變好,恐怕也沒有那麼簡單。大家就多鼓勵,而不是天天逼著人家去精進,有的時候也要避免這種方式。人家到我們這兒來,我們就多給她寬寬心,“你再弄弄,說不定過一段時間就好了”,然後鼓勵她轉變觀念,多去行善實踐。一方面有佛力加持,另一方面自己該轉變轉變,不轉變肯定是不行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感恩的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